> 文章列表 > 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的出处是哪里


引言:

今晚的月光洒在江面上,照得金波闪烁,仿佛连遥远的三山之影都清晰可见。这样的景象,不仅让人联想到古代诗人的笔下世界。沈德潜的《夜月渡江》描绘了月夜渡江的壮丽画面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诗意。

相关问题:

1. 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如何理解?

2. 沈德潜的诗风有何特点?

3. 诗中的“六代声”指的是什么?

4. 如何看待沈德潜的诗歌创作?

相关答案:

1. 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形容的是月光下,隐约可见的三山影子,即将消失在夜色之中,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意境。

2. 沈德潜的诗风主张温柔敦厚,强调诗中的情感表达要含蓄、温和,符合传统的诗教观念。

3. “六代声”一词在此诗中,可能是指长江下游地区六朝的遗韵,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。

4. 沈德潜的诗歌创作在主格调的同时,也不乏对民间疾苦的关注,虽然多数诗作赞颂皇家,但仍有触及社会现实的作品,显示了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层含义。

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沈德潜的诗歌艺术,以及他在清代文坛上的独特地位。同时,也能体会到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和对自然、历史、社会的深刻感触。

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出自清代沈德潜的《夜月渡江》。

“微茫欲没三山影”全诗

《夜月渡江》

清代 沈德潜

万里金波照眼明,布帆十幅破空行。

微茫欲没三山影,浩荡还流六代声。

水底鱼龙惊静夜,天边牛斗转深更。

长风瞬息过京口,楚尾吴头无限情。

作者简介(沈德潜)

沈德潜(1673~1769 )字确士,号归愚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代诗人。乾隆元年(1736)荐举博学鸿词科,乾隆四年(1739)成进士,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为叶燮门人,论诗主格调,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。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,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。所著有《沈归愚诗文全集》。又选有《古诗源》、《唐诗别裁》、《明诗别裁》、《清诗别裁》等,流传颇广。